我省围绕精准资助、资助育人和规范管理三项基本任务,在中职资助管理中不断探索实践,创新发展,全面提升学生资助治理能力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一、让制度“带电”,严格落实中职学生资助“六个规范”
1.抓住规范办学行为这个“牛鼻子”。2018年以来,我省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、修复中职教育生态出发,以阳光招生和规范办学为重点,协同有关部门全力推进全省中职学校招生办学突出问题专项整治。省教育厅、省纪委驻厅纪检组、省人社厅三部门联合印发《致全省初三学生及家长的一封公开信》,出台湖南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“六条禁令”和“十条措施”,公布中职教育阳光招生政策和省市两级投诉举报方式,组织开展中职学校违规招生办学问题专项摸排,对发现的问题或问题线索公开通报和督察督办,同时建设完善“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阳光招生信息平台”,实行全省统一招生。通过集中整治,全省中职招生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,违规注册情况基本杜绝,中职资助严重违规的源头从根本上被堵住。
2.咬住资助信息核查这块“硬骨头”。中职资助信息核查一直是中职学生资助监管的难点和重点。近年来,我省在以往管理经验的基础上,不断完善资助核查监督机制,实现“三个结合”。一是线上核查与线下核查相结合,线上通过系统比对,线下通过实地核查,凡疑似异常信息,个个有来历,人人有结果。二是日常抽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。省厅要求,各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必须建立中职受助人数抽查制度,在受助前和受助后对所属中职学校资助人数进行实地抽查;省市两级学生资助部门每年组织专项督察、调研。三是部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。我省充分利用教育民生资金审计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、教育行业不正之风专项整治等途径,加强中职资助资金部门监督,切实做好问题整改。从2019年开始,我省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各学段资助资金进行年度绩效评价,目前已有包括4所省属中职学校在内的19个单位被纳入评价对象。同时,我省注意畅通学生资助社会监督渠道,每年在有关媒体公布全省各市州、县市区学生资助投诉举报电话,暑假期间开通学生资助热线,安排专人接听。
3.念好资助工作程序这道“紧箍咒”。学籍源头堵住了,人数核查抓牢了,资助工作程序的规范化成为衡量学生资助水平的重要标准。我省在中职学生资助程序上注意严把“四关”(申请关、审核关、公示关和发放关),注重“三性”(申请对象信息的准确性、材料的完整性和程序的规范性)。为了落实依法资助、人文资助,我省按照有关部门要求,先后印发文件,就学生资助公示、取消学生资助贫困证明、规范佐证材料等程序细节作出明确规定。
二、为队伍“赋能”,全面提高中职资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
1.加强业务培训,为管理者“谋利”。我省坚持每年举办1-2期中职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,同时依托省学生资助研究会举办资助宣传、心理救助等专题培训,提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业务素质。2019年,我省举办了一期中职资助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,并纳入国培计划。今年新冠疫情期间,为推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应用,我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组织系统应用能力万人在线培训,并进行在线考核。为了提高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,我们通过协调,将中心举办的学生资助业务培训纳入中小学继续教育体系,登记电子学分。除此之外,我们还通过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设立学生资助省级课题,提高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的研究能力。这些,对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人员来说,都是看得见的“福利”。
2.加强政策指导,为担当者“撑腰”。中职学生资助政策是当前资助政策体系中最复杂的,及时进行政策解读和咨询对各级中职资助管理人员来说非常必要。为了加强对各地各校学生资助政策指导,我省不断健全资助政策咨询机制。不定期印发书面指导意见,积极回应有关部门咨询,帮助市州和县市区协调处理涉及中职资助的案件、纠纷,及时解除资助人员或中职学校面临的现实困惑。2020年春季学期,我省以省教育厅名义成立了湖南省学生资助专家库,首批聘请100名学生资助专家,其中市州管理人员、中职学校校长等中职资助专家超过20名。
3.提供技术工具,为资助者“支招”。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为了落实教育部“全国学生资助数据质量提升年”工作要求,提高全省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资助数据质量,我省开发了“湖南省学生资助小灵通”Excel插件。该插件是根据当前学生资助数据管理需求,特别是辅助教育脱贫精准数据管理所开发的专用插件。该插件具有数据拆分、汇总、查重、校验、批量提取、统一格式、快速生成发放名册、一键统计发放数据、生成导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模板、自动生成家长告知单、批量发送生源地助学贷款催收邮件等多项功能。该插件一经推广,便以其强大的功能,便利的操作受到全省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人员欢迎。本月,我省就插件应用组织在线培训,参加培训人数近5000人。
三、用理念“输血”,不断激发学校资助育人的动力动能
资助育人,首先是理念,其次是机制,然后是平台、队伍。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我省在资助育人方面坚持理念先行,以理念促落实,充分激发学校资助育人的主动性和创新力。
1.文化即人化。习近平强调“育新人”的使命任务,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、以文化人。文化的目的和功用,小而言之,是使每个受文化熏陶的人都能具备独立之人格与优雅之气质,也即通常所谓“完善人格”“变化气质”;大而言之,则是为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,使每个个体都能“全面而自由的发展”,享受人类文明所能实现的最大福祉。近年来,我省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文化建设,坚持文化育人,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传承价值,在湖湘文化中吸收营养,在红色文化中汲取动力,在校园文化中涵养精神,在资助文化中感受仁爱和公平。省教育厅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项目,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地位和品位,增强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,改变他们的精气神。省教育厅公开征集的《职业教育歌》现已成为各中职学校歌唱比赛的必唱歌曲。2018年,长沙财经学校以一名“逆袭”中职学生的故事为蓝本,编排大型原创音乐剧《永不放弃》,120多位演员全部来自中职师生,先后公演5场。2019年湖南艺术学校编排演绎全国首部跨界融合舞台剧《加油吧,少年》,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汇报演出中广受好评。
2.活动即平台。有活动才有活力,有活动才有舞台。为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,我省提出让每一个中职学生“动起来”的教育口号,要求各中职学校“一月一比赛,一周一活动,人人都参与,天天有进步”。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中等职业学校“文明风采”“评选推优”等活动平台,不断拓展中职德育工作的广度和深度,推动文化育人、活动育人、实践育人、资助育人,取得显著成效。
3.榜样即力量。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。在推动资助育人工作中,我省注意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,大力选树各类中职学生典型,他们中有三好学生、道德模范、孝心少年、最美中职生、全国技能大赛获奖者、国家奖学金获得者,通过通报表彰和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,形成“用中职学生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教育中职学生”的示范激励机制。省教育厅连续四年评选表彰全省优秀中职学生,每年评选表彰360名左右的省三好学生、120名左右的优秀学生干部、90名左右的优秀实习生、120个左右的优秀班集体。2019年,我省在全省范围评选出10名励志成才好学生,其中有两名是在校中职学生。湘西自治州泸溪县职业中专,把历届优秀毕业生的简介张贴在学校教学楼、学生公寓、宣传栏,时时刻刻激励在校学生努力成才。